2)第756章 白狼山之战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

  刘备则亲领大军,从卢龙塞小道奔袭柳城,直捣黄龙!

  两路大军齐发,在八月份的时候,蹋顿就得到了消息,听说公孙瓒来袭,连忙召集诸多部落,苏仆延、乌延、楼班、能臣抵之等部落首领领兵前来,聚众数万骑兵,于徒河西南准备迎敌。

  徒河就是后世的锦州市,此地位于柳城南面,在它的西南位置便是后世的绥中、兴城、葫芦岛一带。

  这些地方地势比较平坦,不像北面的燕山山脉山势陡峭,自古以来就是辽西通往辽东的咽喉要道,在明朝也是山海关去关外的必经之路。

  公孙瓒出山海关以后,大军北上,走了三天大概六十多公里,抵达了绥中地区的西南方,差不多是在后世吕贡港的西面附近,而乌桓大军则在葫芦岛一带,双方距离一百多公里,连面都没有见到。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汉朝的时候,夏天和秋天受到渤海气候影响,绥中、兴城、葫芦岛一带几乎每年都会下大雨。

  而且这雨不是下一天两天,往往都是连绵一两个月,积水暴涨,说深不深,说浅也不浅,车马过不去,船也不能走,导致道路几乎无法通行,也难以在这些地带铸造城池。

  这也是为什么汉朝临渝关外明明是战略要地,且有不少平坦可以种植的平原,却一直没有汉人城池的原因。

  恰好刘备集团制定兵分两路计划的时候,并没有下雨,田畴鲜于辅等当地人很清楚一般夏天来了之后就会有雨,现在都到初秋了还没下,于是就以为今年应该不会下雨了,便都认可了这个计划。

  结果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公孙瓒大军才出发三日,这场晚来的暴雨就突然袭来,导致道路积水南行,夹杂着风雨,令人苦不堪言。

  这种情况下,公孙瓒只好命令大军原地安营扎寨,等待大雨停下。

  而那边乌桓大军见雨季到来,十分高兴,久居此地的蹋顿很清楚,既然这雨来了,短时间内就不会停下,于是下令除了少数人驻扎在徒河,并且沿途布置人马监视公孙瓒动向以外,大部队班师回去。

  之所以蹋顿不继续在徒河留守,是因为暴雨要下好几个月,即便雨停后,也有长达数月的积水,往往要到冬天结冰,春天化冰之后,道路才勉强可以通行。

  如果继续留在这里的话,大军徒耗数个月的粮草不说,各大部族也会缺少劳动力,因此有天气帮忙阻挡敌人,自然选择回去。

  刘备那边已经进入了燕山山脉当中,自然不知道几百公里外沿海的天气情况。

  他这边走得十分艰难,毕竟要横跨整个燕山,而且途中还有一些必须要绕开不能惊动的地方,所以走的路比实际柳城到卢龙塞的直线距离要长一倍。

  像白狼城他们就不可能去。

  这里是后世的建昌县,位于燕山当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