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一十三章:玄奘归大慈恩寺_唐朝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脖子以下的部位,却也若隐若现,陈爱香忍不住流哈喇子,拼命的用长袖抹自己的嘴角。

  玄奘立即将目光错开,而后低声道:“阿弥陀佛。”

  “别念了。”陈爱香一脸不满的样子:“你再念,我这报便白买了,烦不烦呀!”

  玄奘便道:“哎……真是世风日下啊,贫僧出游时,此地虽是贫瘠,却也可见不少寺庙,而今……此地人口越发多了,何以佛教不盛呢?”

  这是玄奘的疑问,他想破头也想不明白。

  河西当初可是佛教鼎盛的地方,就不说其他地方了,即便是在江南,也有南朝六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足见在那个时代,佛教的流行已到了极盛的时期。

  而作为交流西域以及中原的河西走廊,佛教本就是途径这里,经西域传至河西,再进入中原,此地对于中原而言,就算说它乃是佛教的源头都不为过!

  可事实,却和玄奘料想的相反。

  陈爱香则是冷笑道:“你看这来往的人,哪一个不是在忙碌的?哪里来的功夫,成日去佛堂!”

  玄奘摇头,若有所思地道:“不对,这天下的百姓,哪一个不忙碌呢?”

  这也是实情,这天下也并非只是你河西的百姓忙碌啊,这说不通。

  陈爱香想了想,道:“你知道我为何不信这个吗?因为很简单,我有盼头,我知道我忙碌了,明日的生活能够改善。我陪你去取经,回来以后,可以安居乐业。同样的道理,你看这河西的百姓,比中原的要富庶不少,这里有数不清的土地,只要你愿垦荒,便可得无数的良田。这里有数不清的作坊,只要有手有脚,便教你不必全家饥馑。这里还有许多的学堂,你忙碌之余,挣了一些余钱,将孩子送到学堂里去,便可指望将来孩子能比自己现在要有出息。”

  “这里承载着明日的希望,安居乐业,是看得见,也摸得着的,也有许多人有此先例,因而……人们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而往。谁愿意指望你们佛祖所言的轮回和下一世呢?即便有这样的人,却也是异数。”

  玄奘听到此处,脸色竟微微有些青白。

  陈爱香则是继续道:“只有那中原之地,还有那吐蕃,那西域,那天竺,百姓们便如牲畜一般,今日看不到明日,明日不知后日如何。一场天灾,便全家绝户,生下来便是猪狗!而那王孙贵族,却是生下来便有享不尽的富贵!百姓们求饱暖而不可得,求遮风避雨也不可得。可不就得寄望于来世,心心念念着轮回,拿出一辈子可怜的财富,来供养僧侣,修建佛寺吗?而富贵者,则也寄望于这轮回,让自己可以生生世世的富贵下去。”

  “在我看来,世上哪里有什么真经。所谓的真经……不过是教授人如何在绝望中,给他们制造一些根本不存在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