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趋庭之下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可查的皱了下眉头,他到底是不敢在荀彧面前摆上官的架子,只得顺着对方的话头往下道:“有,就在议事的最后,国家便亲口点了太仓令王绛接手少府。拟诏的事我早已让梁绍写好,就等填个名字、加几句话而已,想必现在已经送往陛下御览、由谒者带出宫外了。”

  着,他砸了咂嘴,又试图将话题转回来:“这次糜竺倒是失了手,倘若他当初照顾到民间的物议,适度铸钱购粮,如今也不至于遭人谤讪。”

  “糜竺是王氏的姻亲、国家的亲信,今日虽是错失九卿,但少府王公年已垂暮,无锐意进取,供职仅唯诺而已,待过一二年,少府仍旧会是他的。”荀彧语气随意的着,他话谨慎,在吴硕看来有些避重就轻,就在对方想要接着话时,门外已有了别的声音。

  回头看去,却是太官令赵蕤领着几个员吏带着膳食过来了。

  “就放在这吧。”荀彧客气的招呼着,赵蕤便带着人将食案分别摆好、备齐。

  依汉制,尚书宿留台中,不仅会发放被褥衣物,还会让太官、汤官供食,规格次天子一等。荀彧定睛往桌案上看去,只见桌上的菜蔬居多,只有一份炙肉,不禁问道:“国家已用过了么?”

  “已用过了。”赵蕤是前司徒赵谦的儿子、同时也是赵温的侄子,由于父叔两人为皇帝立下不少功劳,赵蕤数年间便从一名普通的光禄郎中成为太官令,专门负责宫中膳食。

  赵蕤人也才三十出头,为人踏实,知道荀彧话外问的是什么,于是道:“国家曾有口谕称,今后膳食从简,非宴席不得繁复精细,以尚节俭。故而不单是尚书台这里,就连国家在宣室殿进用的也是如此。”

  “国家年少英睿,身先垂范,这是天下之福。我等臣子,岂有不为君共担忧虑的?”着,荀彧便叹息一声。

  赵蕤附和的笑了一下,目光往吴硕、荀彧二人身上看了一眼,便告辞离去。

  待赵蕤走后,吴硕方才执箸夹了一大块切好的炙肉放入口中,跟荀彧慢条斯理的吃相比起来,吴硕嘴巴动得极快,往往一口才咽下,另一口便张来了。他似乎急着将饭吃完,好与荀彧接着话,最好能不失时机的袒露自己的心思。

  可面对着滴水不漏的荀彧,吴硕心里总有些怯意,好像自己早已被对方看透了似的,于是他又有些不急着用完饭,好趁这个‘食不言’的时候斟酌一番话语。

  末了,倒是荀彧先用完了饭,漱口过后,他用手绢擦了擦嘴,又往口中含了块香片。吴硕这时也跟着将碗筷放下,如此照做,命人将食案端了出去,便与荀彧一时沉默着对着灯烛,不知该谁先开口。

  “糜竺与少府失之交臂,未必是因他筹措不力的缘故。”荀彧的目光望着地板上自己的影子,淡淡开口道。

  吴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