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脉相连_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就是殷商人的后裔,所以我们才叫做殷福布族。根据故老相传的记忆,我们是3000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来到这里的。”

  “不会吧。”陈子龙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朱聿键连这种事情也能判断出来,这不是成了神人嘛。尽管陈子龙并不迷信鬼神,他也不得不向这个方向想了。

  经过这位牛科里酋长的述说,他们才知道原来不光是阿兹特克帝国,就连更南面的玛雅帝国,也有同样的传说。据说在玛雅帝国的领土上,生长这一种神奇的涕竹,这种植物被他们称为生命之舟,他们当年就是以涕竹为舟,跨越了天之浮桥。

  陈子龙傻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对方所说的意思。他们的传说可以证明,美洲的印第安人是无意中到来的殷商人,而涕竹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其主要分布在福建和广东。载去二节剖为两半即可为舟,甲骨文中的"舟"字,便是涕竹舟的样子。

  牛科里酋长回忆道:“我们的部落曾经是最初二十五族的其中一族,所以知道其中许多秘辛。据说3000年前,我们是一个叫做殷商的国家中,战力非常强大的正规军,当时我们受到一位叫做侯喜的将军统帅。为了打击敌人,我们乘着涕竹舟漂洋过海,却流落到了这片大陆上。当时我们有二十五族,为了生存下去,我们共尊侯喜将军为王,二十五族会师盟誓,相约用为兄弟之族,我们还流传下来一首歌,叫做《侯喜王歌》。”

  “哦?有这样的歌?能不能唱一唱?”陈子龙对印第安人的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当即询问着。

  牛科里酋长笑着说道:“实际上这首歌流传很广,在坐的酋长都会唱的,来咱们大家一起为天国的客人们唱一次。”

  “好啊。”众多酋长应和着,部落内的印第安人拿来类似于战鼓的一种乐器,在这种乐器的敲击下,众多酋长端着酒杯,唱起来一首雄壮的歌曲:“二十五族为呀兄弟,跟着侯喜过天之浮桥,途中艰难不能忘,分发麦黍众相亲,兄弟莫将兄弟辱,天国再逢冬复春。”

  这首歌唱得荡气回肠,配上隆隆的鼓声,俨然是一首军歌,很显然这应该是侯喜率领的殷商军队,利用本来军歌的旋律,将他们来到美洲大陆的艰辛路程编入了歌里。

  其实早在1590年,法国学者阿科斯塔就提出最早的印第安人是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大陆的亚洲人,白令海峡即《侯喜王歌》中的“天之浮桥”。

  在后世的1752年,法国学者歧尼甚至进一步提出华夏古籍中的“扶桑”就是美洲的墨西哥。英国学者梅德赫斯特在翻译华夏古典文献《尚书》时,提出周武王伐灭殷纣王时可能有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

  1863年又有一个名叫布•德•布尔的学者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学院档案馆,发现300年前兰达主教所记载的许多玛雅人的传说。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居住的玛雅人,他们自称是3000年前由天国乘经天之浮桥诸岛,到科沈河畔种豆麦黍粟的农民。这种种的迹象,都表明了印第安人与华夏的关系,这也是朱聿键敢于冒险的基础。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