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 我大哥桓温当年_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我大哥桓温当年

  “幼度,有你的北府兵和我荆州兵联手,跟不要说还有野王他们的豫州兵,还怕收不回襄阳城?”

  “再说,我们又不是一点粮食都没有。”

  桓冲轻飘飘无所谓的语气,让谢玄彻底出离愤怒。

  “桓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粮草充足是基本,就算我们能够十几天就夺回襄阳,至少也要准备一个月的口粮。”

  “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桓冲当即反驳道:“这老夫当然明白,只是凡事都要往好处想,幼度,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速战速决,这样粮食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没想到,老头子居然还是个乐观主义者。

  都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能继续大言不惭吹嘘,王谧眼前,桓温的形象和桓冲渐渐重合。

  粮食问题,从来都是一个关乎战局的巨大问题,可是桓家人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一向秉持着乐观的传统。

  想当年,意气风发想要夺得不世之功借以控制东晋朝廷的桓温,兴兵北上,当时他的计划是从京口顺流而上,先过泗水,沟通泗水和济水之间面积广大的一片沼泽地,便利大船行进。

  最后,再经过石门水口,出其不意的夺取洛阳、长安。

  可以说,桓温的计划是很宏伟的,他走的路线也是从南向北攻通常要选取的一条路线。

  为了能够在朝廷上扬眉吐气,此次北伐,桓温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提前派遣将军戴奎负责开挖拓宽石门水口。

  在大军还未启程之前,工程就已经开始进行,桓温雄心勃勃,意欲直捣黄龙。

  桓温给戴奎制定了计划,要求他在三个月内凿通石门水口。

  但是,桓温的北伐,可以说是成也石门,败也石门,大军尚未出征之前,关于桓温的计划能不能顺利进行,朝廷上就有诸多非议。

  很多大臣也委婉的表示过,老桓呐,你这个计划,很危险呐,变数太多了。

  路程太过遥远,要穿过那么多条渠水,还有很多水道已经是干涸多年都没有使用过的。

  这样的水道,河床底部有多少淤泥,谁也说不清,你就带着这么一点粮食去北伐,到时候是一定要吃大亏的!

  如果石门水口不能顺利凿通,如果敌军顽抗,时间拖得久了,粮草缺乏,军中就要出大问题。

  可以说,对于龟缩在江南多年的大晋朝廷来说,谨慎稳妥一直都是他们维持势力的不二法则。

  不过,主张北伐也是大晋朝廷的一块活招牌,作为南渡衣冠,如果明确告诉手下的朝臣,我们就不需要北伐了,在南方生活挺好的,那么这个朝廷就会迅速失去活力,人人都躺平,尸位素餐。

  于是,为了调动境内所有的力量,早就没有了进取之心的老司马家,也还是不能放弃北伐之路。

  拥兵自重的桓温就是他们仰仗的主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