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3章 二等公民的大马华族(细看)_重生之最强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憋屈和心酸的生活,哪怕是土生土长的华族,都只是一个二等公民,遭受马来族各个方面的剥削!

  也许是受到气氛的影响,李鑫宇院士喝了一口茶后停顿了许久没有开口。

  “继续!”夏禹面色肃然地吐出两个字,并看向李鑫宇院士。

  李鑫宇院士点了点头,再次重点围绕马来亚华族来分析。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人口方面,最能代表的就是马来西亚华族的人口增长率,不仅低于印度民族,更是远低于马来族。

  人口增长率低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很低的出生率,另一个则是很高的人口流出率!

  人口增长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华人的生育遭受歧视性区别对待,没有好处,没有政府补贴,徒增经济压力。

  人口流出率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长期的教育打压,华族的新生代青年,哪怕学习成绩优异,也很少能够被马来西亚本地的公办大学录取,不得不出国留学,进而导致很多人举家移民。

  在人口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划分,就是马来西亚近五百万华族人口,其实可以分为三种。

  分别是现代化华人、殖民地新兴华人、殖民地之前的华人。

  现代化华人主要是近代到马来西亚的,如郭鹤年、陈嘉庚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这类华人往往说方言,心系母国。

  殖民地新兴华人是更早之前来到马来西亚的,这类华人学英语,少部分懂一些华文,跟母国已经保持一定的距离。

  殖民地之前的华人,则是在明清时期就来了马来西亚的华人,这类华人很多都只保留了中文姓氏,只会英语和马来语,对于中华文化已经没有认同,典型的代表便是马华公会第一任总会长陈桢禄。

  其次是政治权力方面,重点出在了马华公会,这个明面上是由华人组成的政党。

  二战后英国逐渐退出殖民地,马来西亚的普通华人要么依靠传统的数千个侨社组织,要么加入马共,而中产阶级一盘散沙,传统豪商则相互联姻数百年,关系盘根错节,一直充当买办走狗,在社会上十分有威望。

  所以在英国的扶持下,1949年建立的马华公会,自然是以传统豪商为首,第一任总会长就是代表人数陈桢禄,这个从始至终以马来亚人自居,拥有纯粹马来亚意识的人!

  在马来亚独立之前,当地各个民族党派代表要与英国政府谈判,陈桢禄虽然是华人力量代表,却拼命附和巫统,支持巫统的马来人优先政策,甚至把各地华社专门塞进备忘录中的华语教育条款抽出,把华语教育赶出正规体系。

  在当时,马来亚华人总数占总人口的40%以上,仅仅比马来族略低,且华人的经济实力远超马来族,掌握一国经济80%,却只能不断边缘化,政治、经济、文化上饱受歧视,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