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_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知道,在这个时候,尽管各路诸侯都漠视帝王,私底下打得热火朝天,于百姓、或大部分士人而言,汉室帝王仍然是他们心目中的“朝堂中枢”,哪怕那中枢岌岌可危,甚至苟延残喘,都比天下各路来历不明自立为王的兵马要正规。

  时至今日,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大有人在,有的成了规模,甚至自号为王,大部分拥有军权的州牧还要点脸,庶民落草为寇的可就没那么多底线了。

  曹操自己治下还好一些,他久居兖州,在整个州都没有人来率领的时候成为这里的“定海神针”,功绩与民心都是巨大的,这里的土匪基本都被他肃清了,青州那边的刘备就有些惨了,民风彪悍的青州,那几乎是每一座山头都有一伙人占山为王,刘备不仅要费心费力治理青州,还需要招安土匪们。

  豫州这边,早就被袁术霍霍得差不多了,曾经氏族林立的豫州境内,因曹操的战略性北撤,让出了近乎三郡的“荒芜”,那些逃难去的氏族能走的都往南边逃了。

  在拥有了刘协这块活字招牌以后,曹操开始下达招纳贤才的政令,网罗大量新人来充斥人员空虚的许昌朝廷是迫在眉梢的事情。

  时隔十几年,站在这样的高处,曹操俯瞰那一颗颗水灵灵的小白菜们,感觉自己就像是菜农,将可以种出成果的菜种播种下土地,期盼着他们在泥土中茁壮成长,丰富自己的“菜园子”。

  曹操感慨道“我似乎有些明白当初刘宏一心要培养太学中的学子,因此而投入大量人力与资金了。”

  学子们就是大汉未来的栋梁,是帝之粥辅,知识则是国之根基。

  正与曹操说起内政的现任尚书令荀彧微微侧目,视线停留在他书案前丝毫没有减少的竹简上“主公,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向您举荐人,您总不能一一过目。”

  因帝王在此而吸引来人潮,这是好事,要从一大批人之中识别出真正的能人,却需要费一些功夫。

  曹操道“不如将之前的考核之法用上,兖州之前是靠什么来挑选人的,有先例,就照着这样做更为完善于现在朝堂的制度。”

  在此之前,大部分选拔人才的方式都是通过察举的方式,需要这位人才拥有一定的名声,得到地位高的人赏识,或是由同乡地方官推举。有的人为了经营自己孝顺的名声,三年服丧不吃荤,有的人为了经营自己清廉的名声,让妻儿与他一起挨饿受冻,甚至有人花钱买名声,靠资助贫穷的学子而获得美名,因此而跻身官场,再通过搜刮民脂民膏赚回来。

  察举制度的背后,人们所在乎的“德行”与“才华”,都是可以吹嘘出来的,真正有才学的人也可能被察举到,可更多的,是五花八门的关系网,曹操就不乐意继续用这种方式,既然之前在兖州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