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三七章 感觉赚了一个亿_大唐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感觉,真的是挡也挡不住啊。

  这点上其实还是理解的偏差造成的,毕竟在慎独看来,大唐的各方面的技术优势,也不只是兵甲之利,还包括了生产力的各个方面,才是真正的武林秘籍。

  最少也是少林寺七十二绝技那个级别的,轻易不能授予别人。

  这文化方面的交流,其实还多亏了皇家印书局,市面上终于能见到相对廉价的经史子集,还有那些经过大唐朝廷认可的注解。

  不只是于大唐而言,教化世人方便了许多,成本降低了不少,于这些对此心向往之的国家来说,也是容易了不少。

  反正这些遣唐使回去复命的时候,都没少带着这些典籍回去,而且一个个都如获至宝的样子,对待这些书籍真的是珍逾生命的。

  当然这些更多的还是唐文化的辐射圈内的那些国度来说,比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疯狂迷恋神州大地上的各种文化的倭国,又比如说后世的语言其实仍然和古汉语发音差不多的高丽。

  对于草原上那些只认谁拳头大的游牧民族来说,还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好用,就比如慎独手下的商队带去的那些。

  不论是能让他们更好的活命的茶叶,还是能直接给他们钱帛的羊毛收购,这都是他们能切实感觉到的好处。

  所以在大唐官方教各国派来的遣唐使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派出了第二批的商队。

  当然这一次的商队规模,可就比慎家出去探路的那第一批来的大得多了,其中也不只是慎独的下属了。

  他的手下还是最多的,不过这里面也多了许多程咬金和秦琼他们一众相熟的老将家里的家丁部曲。

  显然是李承乾在兑现当初的承诺,让程咬金他们一同入场,以确保慎独的下属能在这块他们开发出的商业领域内站稳脚跟,不会被其他大佬们联手震荡出局。

  慎独的商队仍然是和李承乾合股的形式,至于其他的大佬自家就有足够的渠道,满足从备货到去突厥草原上行商的整个流程,基本都是自成一伙。

  只不过彼此相熟,所以搭个伴一同去草原上,既是为了让慎独的下属帮忙引路,也是加强整个队伍的力量,彼此有个照应。

  就算是草原上的大部族见财起意,也得考虑下能不能吃得下这么庞大的一个队伍。

  这都恨不能凑出一两千号精锐骑兵出来了,真的不是一般的部族能干的过的。

  更何况这队伍背后代表的,还是大唐近乎一大半的当世猛将。

  真个得罪这么多大佬,整个部族都等着倒霉吧,搞不好用不多久就要迎来唐军的大规模报复的。

  所以这么一个商队出行,安全性上可是有保证多了。

  这边反正有尉迟管事来具体负责,慎独基本就没怎么操心,他和自家老婆孩子这段时间还都一直在长安城的房子里生活呢。

  除了李承乾过来调整饮食这件事,正好这段时间也没少了去应付各国的遣唐使,也算是多了一个留在这边的缘由。

  只不过借着这个机会,慎独又把商队之中的护卫人手进行了一些调换,又弄了一些没有经过历练的,空间中刚放出来的人手塞进队伍里。

  还是以老带新的形式,帮着他们尽快熟悉和适应外边的环境,更好的融合进慎家的下属队伍之中来。

  送走了商队以后,慎独这边的生活又回复了之前的规律。

  直到出去搞了一圈秘密外交的唐俭,时隔一年多以后,终于风尘仆仆的从外边回来,又跑来找到了慎独。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