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赳赳老秦,共赴国难_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会盟的情况,脸色无不是齐齐大变。

  毕竟,这一次的合纵不同于往,参与会盟的军队全是各国精选战斗力高,排得上名次的精锐。

  特别是楚赵燕三国下了重本,连弱小的韩也跑去凑热闹,显然是打算一举重创大泰,甚至还可能在企图攻破函谷关。

  “玉上,臣力主和联军一战,大秦绝不退让半步!

  参与过那一场河套歼灭战,王剪的军人锐气比以往多了几分,当即表明绝不屈服,绝不妥协的态度。

  军!

  “十五万匈奴的精锐骑兵主力,皆已葬身于河套地区,又何惧那区区七十万联紧接着,蒙武、李信和司马靳同时出列,全是参与过匈奴歼精锐灭战的将领掷地有声的说道。

  “说的对,要战便来战,大秦,从头到尾都不是吓大的。

  十五万匈奴精锐尚且全军覆没,还怕并不齐心的七十万联军,蒙骜、王屹和熏公等一众武将,一个个紧跟着出列。

  “以一国之力独战整个天下,说起来实在是痛哉,七十万联军又如何,大秦还有羽林卫和蓝田军!

  即便面对七十万之众的联军,尉练、蔡泽和冯去疾等文臣没有吓到,大秦两个字给他们带来无可匹敌的自信心。

  这并不是盲目的信心,而是初步形成的自信,那就是大秦绝不对外轻易认怂,全体上下要有不折不屈的骨气。

  ……求鲜花……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觉察出臣子们誓死一战,又不失自信的情绪,原本端坐在首位边的赢春,站起身道出一句老秦人的经典口。

  看似简短的十六个字,只是实际上,代表着老秦人最初的精神气,以及大秦从无到有的辉煌发展史。

  赳起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面对七十万精锐联军的压力,足以称得上是国难级别,直接引起东殿内文武的强烈共鸣,特别是出自本土老泰人的王剪、甘何和司马靳等大臣。

  不由遥想到泰献公时期,面对亡国之危依然不退缩,全体老秦人大到六十岁,小到十二岁奔赴和魏军的战场

  不由遥想到周天子给大秦先祖封地,上到君主文武下到将士百姓,无一例外全是上战场杀敌,硬生生用一条血路杀出个国度。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满朝文武的齐声高喝,清晰传到殿外北衙禁军将士的耳里,在心中只剩下一道厮杀到底,绝对不会向谁妥协的信念。

  大秦必将和七十万联军一战,众卿且入座,说一说该如何应对。

  大战来临之前先统一作战思想,这样才能全力应战五国联军,赢睿一看起到不小的效果,这才重新坐回首位之上。

  至于名义上合纵的齐国,说是只出粮草器械不出兵,其实就是纯属打酱油的存在,在合纵会盟上挂个名次而已。

  “诺,王上。

  随即,文武众臣起一道礼数,回归属于自身的团清座位。

  “启奏王上,合纵联军虽有整整七十万之众,然而终究不是一条心,无法做到紧密配合的进攻和支援,都生怕到头来损兵折将的是自己。

  “除此之外,臣还认为楚军和赵军,他们一定会拼尽全力攻打我大秦,十有八九会成为联军的进攻主力。

  当一众文武们落座之后,作为丞相的蔡泽第一个发言,几句话道出联军并不牢固的关系,包括充当进攻主力的两个国家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