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0章 世事空知学醉歌_红楼之公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粱木,怎么办?

  只能说,贾琮看透了他,贾斯文并不是真正的君子,相反,他们是同类人。

  ……

  “辛苦你们了……”贾琮欣慰地看着妙玉和管潮生,他现在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

  妙玉换了道袍上甲板,她如果继续穿道门或者佛门的衣服,就会给她带来不少便利,《醒世姻缘传》里面说过,古代女人做什么最好?

  答案是做姑子。

  因为姑子哪里都去得,任凭官老爷家、官太太家,豪门、寒门,甚至皇家宗室、皇宫大内。

  卞玉京是最好的例子。

  哪怕与官老爷们有了传闻,又能怎样?大家都看破不说破,逼不死人……从某种程度说,这是正常的情况。

  所以贾琮带了妙玉,且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很多官员都会意。

  “你不该来的。”妙玉在舱间叹道。

  此时盐票基本在代理盐商中间发行通了,提高盐票价格、并督察私盐,刘知远的税,少说也收了几百万,这才仅仅是盐政上面,不算其他,贾琮摸摸下巴想了一会儿,道:“被弹劾是肯定的,但不会死,顶多也是罢官,也有起用的机会,我不后悔。而且,豫王已经被召回去了,据信中所说,今年应该要变天。”

  柳湘莲在门外欲言又止,马上就到秋后了,薛蟠怎么样?会不会皇帝一勾,就处斩了?

  起初柳湘莲是最恨薛蟠的,把他暴打了一顿,但是薛蟠这货,平时是恶霸,对待朋友,却极有义气,柳湘莲早不责怪了。

  又想贾琮各种事务缠身,柳湘莲便不问了。

  “变天的大势,不是东翁能左右的,但东翁做的这些,给豫王爷在皇上心中的印象,加了不少分。豫王爷外出巡视,从未出格,可能东翁努力了那么多,应该还不及一本道家古籍的力量。”

  “太平年间,需要的是守成之君,不管怎么说,盐税一上来,河道的功少不了东翁。不过东翁在江苏的名声,可谓争论极大,一方面出力做了不少事,一方面结交了官宦,又有一些江南文人抵制,毁誉参半……”

  管潮生煮了几杯酒,几人开饮,贾琮却不悲观,开怀畅饮:“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我上任御史以来,一直是在享福,从不忌流言蜚语,是非功过,任人评说,走,咱们去苏州吧。”

  “不去常州衙门了?”妙玉道。

  贾琮摇了摇头,刘知远、刘挺、范玄等人,都别过了,一条船顺流南下,飘飘荡荡,驶向三吴。

  ……

  果然不出贾琮所料,数日后的内阁奏折,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司马匪鉴、王应麟连声为贾琮叫好,说是“百年伟业,不世之功”。

  张分宜便暗中唆使御史弹劾,不知就里的人,还以为他们为了公务,个个尽心竭力,许多张分宜门生,对贾琮的治河之功避而不谈,就拿违反前朝惯例、压抑商人太过等等引经据典的文章来弹劾。

  踩到了有关他们利益的徽商,张分宜怎会善罢甘休?否则他就不是阁老了,他一面出来当和事老,一面不敢动刘知远,让那些“正直”的官员,去弹劾太监,结果就是他安然无恙,那些人把戴权和刘知远惹得勃然大怒……

  自从九月过后,雍乐皇帝已经不处理奏折了,戴权怒而不批,其中最头疼的就是首辅杨清和,忙着上下疏通,老实说,这关他屁事啊?但谁叫他是首辅呢?

  而他们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最逍遥快活的反而是当事人贾琮,虽然贾家也在心焦,但是贾琮以“被弹劾”为由,毅然决然除掉冠带、丢掉公事,逍遥快活地与美泛舟,到苏州寻欢去了。

  与此同时,大顺全天下的高级官僚们,都在心焦的等待,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了,这才是最大的势力洗牌。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