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9章 咱们这世侄真有一手啊!_红楼之公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就连皇帝也微微愕然了一下,才想道:“这贾元辅果然是有些度量的。”

  有些人不信温体仁这种奸臣的简朴,其实他很多时候真的很简朴,因为这是他维持好名声来作为保命的根本手段之一,有时候演戏演的真了,一直在演,也就成真了,不然他当不了那么多年首辅,坐上那个位子的人,可能没有能力,但是一定会有非常非常深的心机和阴毒手段。

  王公前列的忠顺王凌决初忽然想起他长府官程不识在雍乐年大肆搜刮崇文门钞关的来往商客钱财的事,最终也是被贾琮使绊子斗倒,程不识可都是为他服务,现在贾琮奏什么“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不是在反讽自己吗?在无人看见之下,忠顺王的眼神浮现了点点阴冷,如要择人而噬的毒蛇。

  皇帝点头称赞了一声,这显然对他有好处。

  小胜了贾琮一局,李善之眼珠转动,百官们窃窃私语了几句,李善之又奏道:“贾琮学士其言与行也善,所谓: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刻下海内重事,为海贸大事,与我兵部攸关,臣请贾琮对答海贸之事,因其为开拓者,臣再请户部尚书核实海贸财政。”

  户部尚书毕忠刚毅木讷正气凛然地出来,贾琮托小跟在老臣后面,太仆寺少卿李善之方才退在一边,附议他的臣子亦不少,事件渐渐回到海贸的问题上,有人要求把海外驻军撤回,并且暂停各省布政司、营兵的军器局,要着力扫清神州内地的起义军和反贼们,不宜分心,这是忠顺王等一派人的言论,攻击贾琮一派的言论。

  李善之心道:“贾琮小儿,量你托祖宗荫蔽的黄口小儿,当日竟敢在临清清源书院轰我儒道山门,使吾弟李良之颜面尽毁,今日安能不报此仇!”

  他们说的是为国为民的话,行的是自私自利的事。

  吕亭婉已经应答过了一番,那李善之也不愧是书院山长的哥哥,确有一番政斗才能,他又出班提议道:“陛下,我朝至今,不仅应全力对内治理,而且也应奉养老庄之道,休养生息。殊不知,这海贸虽有利润,然而这利润便是害人的根本,岂不闻庄周所言: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

  庄周的这两句话,按字面的理解,是说圣贤、知识是大乱的根源,金银珠宝是小乱的根源,只有毁了它们,才会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繁华安定景象。

  这与《商君书》的愚民政策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愚民政策在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也比较常见,所以皇帝一听,有几分赞同:“李少卿所言,颇有几分道理,不知吕副总督和贾爱卿等如何看?”

  都察院左都御史刘东升捏了捏拳头,内阁首辅、吏部尚书汪应元也沉稳地没有站出来说话,贾琮心下冷笑道:“蠢货!庄子的书是用在这里的吗?”

  但贾琮脸上并无怒色,他也不退缩,而是站出来和李善之对峙:“李少卿句句良言,我有几言也出自庄子,但不知何意,还请李大人为我解惑:彼含其明则天下不铄,含其聪则天下不累,含其知则天下不惑,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后生晚辈末学后进,不解其意,还请太仆寺少卿李善之大人教我!”

  “呃……”李善之揪揪胡子,愣了好大一会儿,才想到贾琮这几句同样出自《庄子》,而且更绝妙的是“含其知则天下不惑”完全反驳了他“绝圣弃知大盗乃止”的策略,真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殿上不少文官都明白,一时都笑了起来,不明白的武官或勋贵,一问便有人告知。

  顿时,李善之的脸就红了起来。

  凌决袆也不好说什么了,贾琮可是雍乐丁丑文状元,他怎会不知?

  这第一次交锋,舌战李善之,贾琮完胜!

  忠顺王凌决初的神色有些不悦,但是并不动怒,因为斗争才开始不久。

  史鼐、史鼎、吕亭婉、刘东升、汪应元、水溶等都看得暗暗点头,史鼐对史鼎道:“咱们这世侄真有一手啊!”

  他们二人本来都不懂,问了旁边的梅翰林才懂的。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