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1章 荀氏能有什么坏心思_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荀氏能有什么坏心思

  贾诩一说到冀州刺史贾琮,董卓瞬间懂了。

  这家伙,好像也是陈留会盟的参与者之一吧!

  只不过存在感实在太低,平日有个军报什么的,都没见过他的名儿。

  “文和是说,将冀州刺史之位,给渤海王亲信之人?”

  贾诩点点头,“如此,渤海王掌控冀州,将更加得心应手,袁氏势大,所占人口,田地,人才,皆远远大于董公,唯有联合渤海王,方能与之抗衡。”

  “那这冀州刺史,该封给谁呢?”

  贾诩自信的笑了笑,答案显然了然于胸。

  “董公,从渤海王发迹过程,不难看出,其最亲信之人,文有沮授,田丰,荀彧,武有赵云,典韦,这冀州刺史,自然在三人之中选出,沮授与田丰皆是冀州人士,无法担任此职,人如看,便只有荀彧,可担此任了。”

  “先生这么一说,我倒想起,广宗战张角之时,便有这几人身影,还立下了不少战功。”

  后面的事,贾诩也知道,沮授因为斩杀张宝,跃迁为常山太守,而赵云也因为斩杀张梁,获封常山都尉。

  若不是因为法令所限,贾诩其实是想推荐沮授的。

  “先生之言,咱觉得有理,冀州刺史,便封给渤海相荀彧,以嘉东郡之功!另外,咱新选的那二十名美姬,也随貂蝉出嫁,送予渤海王!”

  贾诩很想笑,但是忍住了。

  心想董公对渤海王,真是没的说,董公好色,人尽皆知,平日里,封官拜将,赠金送银,屡见不鲜,但从未见过董卓将自己选的美人送人的。

  打定主意之后,次日朝议,董卓便将兖州的胜利宣告一遍,并对渤海王进行了一番大夸特夸,对于这位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百官也纷纷下场附议。

  夸赞渤海王是其次的,讨好董卓,才是主要的。

  然而,与过去褒赞完衔接封赏的过程不同,这一次,董卓突然换了议题。

  从赞渤海王,到贬冀州刺史贾琮上来。

  贾琮本就是袁氏派系,董卓要撤他的职,也没人反对,只是谏议大夫马日磾称贾琮并无太大过错,不如调回雒阳,给个闲职养老。

  平日里,董卓看不顺眼的人,拿掉就拿掉了,懒得和这帮老臣讲什么人情世故。

  但今日,董卓还有所求,于是先退了一步,同意了谏议大夫的提议。

  然后顺势引出下面的话题。

  “冀州刺史之位,咱纵观冀州,贤在渤海,不如,便以渤海国相,为新的冀州刺史!”

  此话一出,百官顿时明白,为什么董卓今日这么奇怪,竟然跳过了封赏环节,原来是转而封渤海王的人去了。

  一国之相,原是朝廷之臣,与国关系不大,但渤海国例外,因为渤海国相,是渤海王自己任命,朝廷承认的。

  百官心里都明白,这个渤海国相,其实就是渤海王的人,若是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