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4章 帝王尊贵?_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过一月有余,便是荀采的生育期了。

  刘擎陪伴她的岁月,也渐渐增多,让典韦传令之后,荀采沉默一会,接着问道:“大王,宝宝出世之后,我们在冀州生活,还是在雒阳生活?”

  这个问题,将刘擎问住了。

  刘擎居邺城,是为了方便管理冀州,毕竟自己真正的封地,是在渤海国。

  但刘擎从未想过自己会去渤海国生活,所以,答案可能还是雒阳吧。

  “相比邺城,雒阳可能更加宜居。”刘擎回道。

  “那就是去雒阳生活,我还没去过雒阳呢,也没去过长安,我总想象着本朝新都和先朝旧都,是何等模样,天子居住的地方,是不是非常壮丽和繁盛。”荀采说着,两眼都放着好奇的光芒。

  “此事简单,日后你想去哪,本王便带你去哪!”刘擎笑着回答,这点小小的心愿,还是可以满足的。

  “真哒?”荀采惊喜道。

  “当然,不过,可不是一年到头在外混,本王也是要办正事的嘛。”

  荀采当即推了推刘擎手臂,抗议刘擎将她想得如此不懂事。

  话锋一转,荀采又问:“大王,若我们去雒阳,兄长会跟着去吗?”

  原来是在这里等我呢。

  荀采口中的兄长,自然是就是荀彧,让荀彧去雒阳,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荀采不是不明白,荀彧在刘擎的文治队伍之中,绝对是第一梯队的,甚至说是佼佼者,也不为过,同是是第一梯队的田丰,去了雒阳,便位列三公,那他的兄长,自然也不会差。

  荀氏虽名望响彻天下,但又不似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他们都是四世三公五公的存在,而荀氏在入世为官方面,就差的远了,世家之争虽不在明面,但暗中也都是相互较劲。

  荀采成长在这种环境,自然不会不明白。

  “你呀,就是聪慧过头了!”刘擎说着,指着荀采的心道:“你这有多少分寸,本王还不知道吗?”

  荀采娇嗔一声,回:“我人都是大王的,大王自然什么都知道。”

  刘擎笑笑,凑近了荀采耳边,吹了两口,再道:“文若乃是本王心腹,乃定国之臣,雒阳乱局虽平,却不是真的安定,再说文若并未去过雒阳,朝中百官,更是一人不识,本王岂能将他置于其中?”

  荀采眼睛一亮,原来大王没有将兄长带去雒阳,除了他要治理大王最重要的后方之外,还有这一层考虑,而且这些考虑,十分合乎情理。

  兄长投效大王之时,乃是一介白身,在渤海王帐下,才有如此发挥空间,若是放到整个雒阳朝堂之上,或许真的会有掣肘之患。

  而事实上,刘擎在雒阳需要一个自己的人,王允杨彪之流,只能算半个,两人加在一起,平均八百个心眼,刘擎麾下能担当此任的人,也只有在雒阳为官已久的田丰。

  他先前在朝中任侍御史,结识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