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1章 既焚书,何能不坑儒_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胡须笑而不语。

  赵佶着急的道:“张卿休要卖关子,快说给朕知晓,朕知道卿的神态说明胸有成竹?”

  “陛下,这问题张商英有策论面世,他更有发言权。”张叔夜的特点是不争宠,他知道要落实一个政策就必须让其他大佬参与说话,以便加重在官家心目中的分量。

  于是判匠作监事、兼吏部侍郎商英相公出列,首先大肆夸奖官家英明神武,其次就说新生儿的形势严峻,但在官家英明神武的领导下已然可以看见曙光。

  于是赵佶便很高兴,他最喜欢看到别人有把握解决问题,同时夸奖官家英明神武了。

  关于那篇策论,张商英是最先看,吃的最透的人,加上这个大儒学富五车,由他来渲染,不但抓住了高方平的各项核心,更是儒雅名士的风范,说的引人入胜,竟是蔡京都被吸引了。

  最后总结的时候,张商英道:“总体上,臣认为此仁政值得推广,以彰显陛下的慈悲和爱心。最先提出这个观点的人乃是小高,然而,他虽是始作俑者,却为人年少轻狂,许多想法也不成熟,经过了老臣的把关和指导,这个观点才开始慢慢成熟了起来。”

  赵佶笑道:“朕这还奇怪呢,这等闻所未闻的观点怎么忽然出世了,原是小高卿家额手笔……小高卿家呢来了吗?”

  因人太多,高方平都快被排挤到大殿门口,此时正靠在一颗柱子上打瞌睡,话说高方平真的没有早起的习惯,今天四更就被老爹揪着耳朵叫起来,好困啊。

  见无人回应,赵佶也看不到后面的情况,又问道,“小高卿家来了吗?”

  赵鼎回头看,见这犊子在瞌睡,便想把他一拳打死。但听闻了那耸人听闻的新生儿观点后,赵鼎有点舍不得这个人渣被整死,于是不动声色的狠踩高方平一脚,低声提醒道:“白痴,陛下唤你出列呢,你还睡,早死三年睡个够,快滚出列回应。”

  高方平赶忙抹去嘴边的口水,扶正了帽子,走了出来鞠躬道:“我大皇帝陛下英明神武,臣在这呢。”

  赵佶好奇的道:“小高卿家刚刚在想什么,为何没听到朕的召唤?”

  高方平文绉绉的道:“主要是距离太远了,臣险些都被挤到外面去了。”

  赵佶想了想便笑道:“看来是朕亏待小高了,看到小高卿家这么显眼的绿色官袍,朕才想起你为朕办了许多事。嗯,朕要封你一个大官……”

  皇帝才一提及这句,许多人顿时不干了,蔡京陶节夫张商英时彦,不论什么立场,但凡是个能说话的大佬,都出来建议陛下慎重,说是封官不同儿戏,小高年纪太小又未经殿试,官已经做的太大,不宜坏了朝廷体制。

  于是赵佶这才想起来,前些日子已经给他升了一级官衔,只得作罢。其实给不给小高封官赵佶无所谓,只是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