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5章 谁是大英雄_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兵突入西夏境内攻占石堡,大肆抢劫,谋夺了不少粮食和金银。

  你说抢劫也就算了,一般抢完就跑了。然而老陶没跑,就地修建碉堡攻事做钉子户。没错,前阵子种师道干的事其实是陶节夫开的先例,跟陶节夫学的。老陶他还一天到晚说种师道是个强盗。他无非是讨厌种师道抄袭他的战术专利而已。

  那次引得西夏皇帝李乾顺大怒:“狗贼陶节夫夺吾土地粮食,杀害吾子民!”

  然后急谴察哥带精骑突袭,打算夺回石堡维持脸面。但纵使是察哥在仓促之下也没有什么好战术。陶节夫是快狠准,抢劫前就做好了攻势准备,于是利用种家最擅于的碉堡战术,顶住了察哥的反扑。

  与此同时遥控大将折可适兵围灵州,打了西夏军一个措手不及,让察哥进退维谷。

  陶节夫这个陕西都转运使、在那一次战术的谋划中是相当成功的。不过不好的在于他儿子,陶志明的二哥,在战役中牺牲、正是被有西夏第一射雕手之称的神箭察哥给射杀。

  其后陶节夫大怒。虽然是他挑起的幺蛾子,但他和高方平性格差不多,把一切账算在西夏人身上,开始在边境地区大肆调整政策,吸引、招降、诱骗西夏边民带着粮食和财富来宋国安家,种田的种田,要放牧的老陶仍旧也欢迎。

  这就是士大夫和种师的不同之处了。那一时期,鉴于察哥建议西夏皇帝的政策是汉化,重文学,完善文字,遵守汉礼去胡礼。这些政策对西夏国民的影响是很大的。

  于就被陶节夫利用,真的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来宋国安家了。简直是釜底抽薪。

  察哥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主张重文学去胡化,遵守汉礼是正确的,因为他知道汉文化比他们先进,那才是长治久安之道,正是因为此,西夏经历了母族梁氏的专权内乱后,得以休养生息、快速恢复国力。

  可惜也正是因为察哥坚持汉化、重用汉人先进生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就难免造成了西夏国民对大宋的无比向往。

  这些东西,有得就有失,是个鸡和蛋的问题。

  好在察哥也还是雄才大略的。他知道陶节夫不是一般的大宋蠢才,麾下猛将如云,于是察哥便组织一群“五美分党”,混迹在那些投宋的西夏人中一起进入宋国边境,天天妖言惑众,抹黑大宋朝廷,把大宋说的水深火热、无比黑暗。是的,就像当时的柴继辉的伎俩一样。

  如此陶节夫再次大怒!直接对西夏难民强势维稳,以言获罪。但凡乱说话、又没有大宋户口本的,抓起来吊路灯。很是砍了一批宋国境内的西夏人。

  又有西夏子民被杀,当然又引得西夏皇帝大怒!扬言要派五十万大军教陶节夫这孙子做人。

  然而察哥建议不宜在和大宋硬派战法。察哥认为打政治战是王道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