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发榜日_明朝好女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送,又有什么讲究?”

  韩学政先前和何大人闹得很不愉快,虽然心中已经默许苏木拿第一,以便成全这件对人对己都有莫大好处的文坛雅事。但门户之见却已经根深蒂固,心中还是非常恼火,只哼了一声,看了身边的书办一眼,示意他回话。

  至于何大人,跟他多说一句话也是动摇了心志,脏了君子的操守。

  那书班本是学政衙门的胥吏,在这里混了十多年,大小事务门清,就上前施礼:“回学台的话,一般来说,都是已时张榜的。”

  已时就是后世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何景明微微颔首,又问:“喜报又是怎么送的,难不成两百多中式的考生都送?”这工作量也未免太大了些?

  那书办回话道:“院试不同于乡试,喜报得一家家送到。前三十送到即可,因为这三十人是要送进府学和县学做廪生的,每月都有廪米可拿。当然,有的考生家境本就优越,也未必肯进官学受那种约束。”

  “原来这样。”何景明恍然大悟,这次下地方来主持考试,还真长见识了。

  “当然,学台大老爷要给所有被录取的考生送喜报,我等自去办就是了。”那书办眼睛里闪过一丝喜色。

  其他考官都是笑而不语。

  倒是那韩学政大怒:“送什么送,我们学政衙门可没这个规矩,你不就是想得些红包吗?还不退下,休得胡言。”

  何景明楞了楞,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原来如此,倒是不必都送到的,按旧制办吧!”这种送喜报的差事谁都愿意干,想当年他中举人的时候,家里就早早地备下了好几千文喜钱。送报子的人一到,立即就是将一吊大钱送过去。

  这一呆钱足够寻常五口之家三月用度,所以,每逢这种好事,学政衙门的书办和衙役们都会抢着去干,一般人还捞不到这样的美差。

  何景明这一笑,韩学政也不觉宛儿。

  先前二人之间紧张的气氛总算是得到了缓和,其他考官也都善解人意地陪着笑了起来。

  好不容易等大家都安静下来,时间也差不多了。

  何景明也意识到自己先前同韩学政的争执有些不妥,就用探询的语气问:“韩学政,可以张榜了吗,本学台对院试不太熟悉,这事还得劳烦你来做?”

  韩学政点点头,这才道:“可以张榜了,然后安排送喜报的人选。”

  他拿起榜文,又按照中了前三十的考生所登记的住址,让手下分别去送报子。

  这些考生除了本地的,大多在府城客栈等消息,也好寻。

  很快,就将事情安排好。

  众人得了令,正要出去,何景明却叫住他们:“等等,苏木的喜报本学台亲自去送。”

  “啊!”所有人都惊呆了,这送喜报的事情可都是一般的杂役在做,主考官乃是考生的恩师,只需坐在家里等着学生前来拜见就是,怎么可能屈尊跑学生家里去,这不合情理。更何况何大人又是堂堂一省学台,三品大员,身份尊贵。

  何景明哈哈一笑:“刚才听你们说起苏木的事情,一个又傻又呆又痴的书生,竟然连中三元,又写得一首好诗,真奇人也!本官倒想亲眼见上一见。”

  就有人道:“学台,尊卑有别,不妥当吧?”

  “对啊,学台你只需等在学政衙门,过两日就考生前来拜师时,不就见着了?”

  何景明摇头:“我来主持院试时就已经得了朝廷的任命要去陕西提督学政,还有两月就是乡试。这一路西行,也需要些时日,不能在耽误,明日就要启程,不能再在保定停留。”

  “学台,若如此,不如去将那苏木传来就说话就是。”

  何大人微笑摇头,心中却反复地念着苏木的那首“一夜东风人万里”,只恨不得早点见着原作者,看看能够写出这种开阔气象诗词的学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