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五章:幽州_养成一个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来,你说的这人应该是想起了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了吧,以此短诗来阐述自己的无限钦慕。”

  不得不说,年纪和见识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仅仅是一遍,李世民根据这幽州台的历史立刻就猜到了陈子昂这《登幽州台歌》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且精准的解释了出来。

  “不过这诗并不适合你,还是你认为朕也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

  “那倒不至于,只是登上这幽州台,这首短诗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了儿臣的脑海中罢了。”

  如果是常人的话恐怕在李世民的这番责问之下就已经跪地求饶了,但姜云明可不怕。

  他知道自己这老丈人不是这样的人,最起码不会因为这点儿小事儿而迁怒自己。

  “本来想尝试着体会一下他的心情,但终究是阅历不够、经历也不同,除了能从这冬日河山的萧条中感受到一丝悲凉之外并没有什么感同身受。”

  “那是你运气好。”也不知道是在夸姜云明还是夸自己,李世民的这句话说起来还挺有歧义的。

  “走吧父皇,这里的寒风大且透骨,我年轻倒是无所谓,您是这场战争的主心骨,还是莫要病倒了才是。”

  没有什么心情陪着老丈人感今怀古,姜云明紧了紧身上的衣服,他已经感觉到有些冷了。

  “走罢。”

  其实对于李世民来说也没有什么可感怀的,人那些不好的经历总是会被好的记忆给冲淡,看到姜云明李世民就想到这两年的经历,心情自然而然地也提升了起来。

  “儿臣这里有些东西,您派人把苏定方、薛仁贵以及德謇哥都叫过来吧,再加上您和懋公大总管,我们一起说一下。”

  “哦?你弄的还是……”

  “算是拾人牙慧吧。”

  “好。”

  李世民没有墨迹,虽然他对这场战争有着必胜的信心,但伤亡的多少是会极大地影响到士气以及他在民间的声望的。

  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打一个史无前例的大胜仗更能振奋人心的了。

  虽然有棉衣,但后世即便是有羽绒服也觉得冷,对于唐朝的气候姜云明感觉和后世差不多,而且他也没弄些什么耳罩之类的东西出来,上了幽州台这一会儿他就觉的自己的手指头已经僵硬了,耳朵也没了知觉。

  还是营帐里好,火虽然是最原始的取暖方式,但不得不说很有效。

  前提是你离它足够近。

  “啪啪啪。”看着走进营帐的苏定方三人,李世民拍了拍手把姜云明叫回了魂儿。

  “人都到齐了,高远你开始吧。”

  “好。”

  脱下大氅交给身后的罗三林,在等到罗三林把营帐内的无关人等全都带出去之后姜云明才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

  “这是我绘制的地图,是根据我们此战要面对的敌人来绘制的。因为时间仓促所以有些粗糙,而且也只有高句丽周边三国这一部分,大家凑合着看。”

  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姜云明就打算直接进入正题。

  “眼下我们已经到了这幽州,虽然前方还有大片的地方依旧是我们大唐的领土,但就目前来说我们最多能挺近到平州,那里是我们距离前线最近的大本营。”

  “出了平州的长城,那么我们就要以时刻准备交锋的心情来应对每一次的行军。”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