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元璋_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太子之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

  朱元璋从一介乞丐,最终一步步坐了皇位,他的心思不可谓不深沉,手段不可谓不狠辣。

  为了让儿子朱标更好的继承皇位,他对曾经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动了刀,按他的话来说,这是为朱标扫清障碍。

  事实也确实如此。

  能够一路追随朱元璋杀出来的人,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哪一个是无能之辈?

  面对这些人,朱元璋自己当然是没什么问题,没有人敢在他面前造次。

  但是,他的儿子能掌控局面吗?

  这是一个未知数。

  或许能掌控,也或许无法掌控。

  能够掌控的话,那自然是最好的局面,但是一旦无法掌控,那就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朱元璋没有耐心去一步步的验证。

  为了避免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变故,他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毫不犹豫的扬起了屠刀,对着他曾经的那些老兄弟下手了。

  现在,朱允熥的一句话,直接将朱元璋给问住了,让他心中悚然一惊。

  坐拥天下之后,在面对儿子的问题,朱元璋经过一番左思右想,最终选择了分封制。

  分封制的弊端,朱元璋不知道吗?

  不,他的心中很清楚。

  在明知道的情况下,还如此固执的选择分封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朱元璋有足够的自信。

  他虽然布衣出身,但是却很骄傲,自信能够将分封制的弊端给解决掉。

  另外,分封制的好处有很多,至少对于现在的大明是这样。

  一:诸子大多数也都是跟随着朱元璋一起杀出来的,手中多多少都培养了一些势力,如果将这些人全部留在应天府,短时间内或许没事,但是时间久了,必然会酿成大祸。

  二:朱元璋虽然笑到了最后,但是伪元并没有被覆灭,张士诚、陈友谅等人虽然被灭,但是他们仍有残存势力保留了下来,一旦发生变故,这两股势力很可能就会扭缠在一起,将大明送入到万劫不复的局面。

  三:朱元璋虽然做了皇帝,但是他的骨子里仍是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除了自己人之外,谁都不相信,因此,让他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交给外人管理,想都不要想。

  综合以种种,最终朱元璋在明知道分封制有弊端的情况下,仍旧是选择了这种制度。

  分封制度的出现,让各大藩王手中都有了权利,他们也顺理成章成为了大明的基石。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得以实现。

  正常来说,如果皇帝足够强的话,这些藩王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朱元璋大力栽培的太子朱标,年纪轻轻的便去世了。

  如此一来,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就出现了,选谁做新的太子。

  新太子能够服众吗?

  不能服众怎么办?

  朱元璋之前从未想过这些事情,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们,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