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命运的拐点_水浒之我不做包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架在杠头上。

  总算暂且达到了目的,把范直隐与汪思温稳定下来,言语上也得了二人支持,张青再聊几句,便是且先告别二人。

  他还得好好思量思量,这事到底该怎么整。

  关胜这命...

  好像还真得去救上一救才好。

  只是张青却想不到,自己前头一走,后头那汪思温便是与范直隐埋怨起了。

  “那张青今日来的这番,说是关胜冤屈之事,却也是欲要把咱们逼上梁山。”

  “范兄如何能应下此等事情,岂不是正应那张青下怀?”

  张青到底还是小瞧了人啊!

  其实这二人早早都明白了张青心思,只是前头不点破而已。

  而这汪思温瞧出来的事,范直隐又如何能半点不知,然其还能应下,定然自有考量。

  却见的那范直隐且不应的汪思温所言,反是起身来回度步两回,似乎烦躁的很。

  好不容易站定,与那汪思温面面相对,嘴角动了动,却是话到嘴边又给咽了下去。

  汪思温见得难受,直呼道:“范兄有甚话直说来就是,你我之间还有何不得明言。”

  听得这话,范直隐总算也是直说起了久久藏在心头的话。

  “汝直,依你所见,如今国内乱贼四起,陛下虽举兵来讨,却久久不得胜势。”

  “如此形势之下,日后将会如何?”

  汪思温听得奇怪。

  老实说这些年岁中,这大宋王朝内里一直不大太平。

  虽然没有方腊,梁山这么大规模的起义,这不断起势的各路山匪却都不少。

  不过这些山匪的结局都是一样,要么被诏安,要么被剿灭,别无二路。

  如今的确是久久不得胜势,可在汪思温心里,终究都会殊途同归。

  反正归根结底,那都是成不了事的!

  只是这会听那范直隐话里意思,其却感受到了范直隐心思变换,直言道:“这些山匪军阀,就算如今算是势大,终究难敌朝廷军马。我看此中能成事者,并无一人。”

  时下这梁山占据齐鲁,方腊在江南,王庆在淮西,光从面上来看,这大宋王朝已然风雨飘摇。

  比起唐末时期的连连农民起义,也不逞多让!

  只是朝廷内外,却多数依旧觉着不算大事。不过因为一时尚未出的全力平叛,才叫这些反贼得意一阵。

  倘若真举全力伐之,这些山匪之人必灭无疑!

  然范直隐却不这么想的,更是见汪思温如此见解,甚至感觉有些恼火。

  却是忿忿道:“只怕时年自裘甫起,至于王仙芝黄巢起义之时,前朝之人,便也是如此想的!”

  言罢,却仿佛也是耗尽了那范直隐的力气。

  竟是一阵阵的深呼吸,好似要喘不过气来一般。

  那汪思温也被震慑的不清,张口结舌,半晌才喃喃道:“莫非范兄当真觉着这梁山能成事不成?”

  范直隐深吸了两口已经转凉的空气,感觉的心头稍稍平复了些,这才又叹道:“如今南进淮南,与方腊接合却互相划江相望。”

  “明摆着,这梁山与那鸟圣公,早早勾结联系。”

  “几方起义军马,看似各自为战,却又相互照应。”

  “如今梁山又在北抗击辽贼,举民族大旗,得天下民心。陛下却昏庸无道,亲小人,远良臣,必失天运!”

  “如此下去,王朝颠覆,异族进伐,已然就在眼前啊!”

  “我愿救的那关胜,却只因其当真有抗贼之心!今天下之势即变,需有此等良将护我族百姓。即便与有危,我亦不顾!”

  汪思温这下可全听明白的了。

  这范直隐说的关胜抗辽,实际却是不愿相信朝廷,反是更愿意相信能与辽人抗击的梁山人了!

  只是...

  形势当真已然如此不堪了?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