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沧海桑田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面土山滑坡,宽约百丈的巨大泥潭,阻断了盘佘山和“孤岛”的想通,形成了沼泽地。

  另一面,是汹涌泛黄的金水河,波涛汹涌,不断宣泄着它的威严,让来者却步。

  如果一定要问幸存的人,从哪个方向可以逃出去,毫无疑问是靠近山峦的这一侧。

  要想走过去,就必须找到可以铺就在泥沼上的物件,存留的卢家祖祠四面包括房顶的木板,是很好的使用对象。但首先要说服的是卢家族人。

  很显然,没有谁愿意去拆自家的祖祠,那里留存这一个家族从出现到迁徙再到安家繁荣的所有凭证,亦是最为神圣之地。

  宋人和前人一样,或许会崇拜神灵,乞求富贵安康,但绝无统一信仰的神灵,他们可以是道门的,也可以是佛门的,谁灵信谁。

  唯有祖宗的保佑才是永恒唯一,那里不光有着血脉的传承,人们更认为祖宗会一直看着自己,给予希望的光芒。

  “祖宗保佑,有人来了!我们有救了!”

  “狗儿睁睁眼,等会就有吃的了,你爹在天之灵一定会看着的,就剩咱娘俩,要挺过去啊!”

  间隔数百丈,新郑乡的存活者,无论男女老少都充满希翼地望着传出声音的那一次。视线好的人,还能看到盘佘山的树丛中走动的黑点。

  很小,若不是特别注意,很容易被人忽视掉。

  放在以前,新郑乡的人绝不会如此认真地瞅着盘佘山,他们更喜欢在被砍伐的光秃秃的土山之上劳作。

  李自明强打着精神,叫上和他一同留下来的小吏,左张右望,终于是找到了一个细长的竹竿,然后从地上捡起了一块布块,绑在前段。

  竹竿竖了起来,布块开始在空中摆动,以便那头的人,可以准确找到方位。

  小吏帮着李自明在下方稳住竹竿的另一段,和许多人的看到希望一样,他沾满泥土的脸,挤出了一丝笑:“大官人可是认识对面来救援我们的人?”

  李自明满怀欣慰,望了眼远方的山峦,视线中出现了幼子那张欠揍的脸:“那是我儿子!”

  小吏咽了咽口水:“原来是令郎!也多亏令郎来了,否则要不了几日,我们这群苟延残喘的人,怕不是会饿死。

  唉,要是新郑乡的人,早听大官人的话,提前撤退何至于此,还搭上了那么多的人命。”

  “这些伤亡,确实是可以避免的。也多亏紧挨卢家祠堂的位置,有个卢家的大粮仓,才让我们活下来。

  我们被困在新郑乡,不知道开封其他地方怎么样了?”

  李自明手中摇曳竹竿的幅度放缓了下来,心里免不了担心。

  半月之前,他在接受官家命令后,还在对开封周边的水文进行测量,方便接下来系统性地治理。

  过程中,一边和开封府衙通了通起气,特别提出了一些重点河道的清淤工作,以便提前应对即将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