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五章 赐名赵受益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未时了吗?”

  赵官家的眼中带着血丝,喃喃自语道。

  从卯到未时,已经横跨了四个时辰,放在后世,也就是八个小时了。

  时间拖得越久,也就说明分娩并不乐观。

  终于是承受不住饥饿感,整个人也差一点晕厥,且在身心俱惫下,赵官家在雷允恭的搀扶下,先行回到旁侧的殿内休息片刻。

  内廷的异动瞒不过旁人,更别说今日乃是休沐后的首日,一般情况下,皇帝赵恒也会出现在大庆殿,倾听朝政。

  至少过去一年内,赵官家虽理会政务的时间逐渐变少,但这个君臣默认的惯例还是存留了下来。

  但现在都快到未时了,不说在大庆殿干站了一早上,而后在同平章事王钦若及枢密使寇准的共同协商下,使之散去的朝臣们满是怀疑,单是内廷突兀的戒严,就不得不让外朝的人浮想联翩。

  与大庆殿紧邻的政事堂(都事堂),或言之东府,乃是大宋宰执办公之所,王钦若即于此办公。

  王钦若自赵官家于泰山封禅回来,便稳固了自己在政事堂的地位,其本身为同平章事,言语权于朝堂自是奇大。但在大中祥符二年,也就是去岁夏秋相交之时,因为他这个宰执对蝗灾处置不是非常完善,最后还是枢密使寇准为之善后。

  两相对比,朝野反王声其。迫于压力,皇帝赵恒出面,可在王钦若的自辩下,内中亦有王党一系官吏的开拓,外有王钦若于宫观建设的尽心尽力,赵恒最后只是于王钦若罚俸三年的处罚。

  此等结果,自不能让人信服,后来由寇准出面,建言处置和王钦若关系不错的参知政事兼刑部尚书陈彭年。

  赵官家为了平息朝野的怒气,捏鼻子认了,陈彭年最终被赶出了京城,知湖州。

  作为副相的参知政事瞬间空闲了下来,几近波折,于朝野民间声望颇高的宣徽南院使马知节迅速拜相。

  马知节字子元,为人正直,将义气不说,在军事和政务上的才能亦是有目共睹。短短入相大半年的时间,因为看不惯王钦若于上阿谀奉承,于下又有些小肚鸡肠的模样,马知节可不管王钦若的势力多庞大,连连痛斥,闹得二人在政事堂不和的传言成为东京人茶余饭后都会说道之事。

  朝会仓促结束,连皇帝赵恒都没有见到,就算王钦若身在眼前,马知节也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起来:“官家之勤勉,早不如咸平不说,于澶渊之盟,这等耻辱之盟下,更是不思进取,浩然自大,更于奸逆之人的阿谀之下,忘却我大宋之危情。甚至于当下,连朝会也不上了!”

  于旁侧的桌子上办公的王钦若那能不知马知节这又是在当面骂人,骂的不仅是他,还有皇帝。

  其人身材短小,真和马知节比起身高,也只到对方的肩膀位置。故而每次看到马知节观之不善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