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朝堂暗战_征和迷雾之长安十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脚尖稍稍转向了自己,已有要表达反对的意思。

  丙吉还是决然继续道:“之前虽然江充已死,但仍可寄望于太子一方能给出自己的证词,以帮助厘清案件。而今双方当事之人都已不在人世,若是再将众多相关证人作为余孽杀光,那真相恐怕就真的难见天日了。”

  他看了眼殿上,决定加重陈词:“臣以为,为臣者,辜负了陛下重托尚可领罪,为君者,留予后世的英名受到折损,则是无法弥补!故,臣恳请圣上再给臣时间,以换得这大案的一个真相。”

  皇帝沉默,而后微微点头,抿着双唇尚未开口,丙吉已经明白:他说出的,正是皇帝想要的话。

  “哦?丙廷尉,”李广利转过脸,看着丙吉,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但因为个子高,往下瞥的眼神就显出些轻蔑,“言下之意,廷尉是仍对兵变的事实存疑?无论缘起如何,太子所为已是大逆不道,作为兵变的始作俑者,他因愧对于圣上,畏罪逃遁而后自决,难道这些明摆着的真相,还不是廷尉想要的?!”

  “将军,在战场上,若是敌人把机会明摆在阵前,送给将军,敢问将军会不会贸然去要?!所谓兵不厌诈,诚然,我会怀疑它的来历,是赎罪还是冤屈?是始作俑者还是被陷害者?臣身为廷尉,不过就是为皇上、为受害者做自己的分内之事,正如将军在战场为国浴血奋战,要保护的,不也正是背后的这些大汉子民么……”

  丙吉正说着,殿上的皇帝突然大袖一挥,只听啪的一声,一册竹简重重地摔到了龙案上,又掉到了地下。

  这动静把丙吉和李广利都吓了一跳,俩人同时打了个寒颤,惶惑地看向殿上正吹胡子瞪眼的皇帝。

  原来,就在他俩在下面明呛暗怼的时候,都没注意到,殿上的郑申一边耳语、一边将一册竹简呈给了皇帝。

  被摔在地上的竹简是皇家制式,丙吉远远看见就知道,又是皇族里的自家人惹怒了皇帝。

  “郑申,传上大殿,让他自己说!”皇帝低吼道。

  “唯。”

  看这情况,丙吉和李广利相互对视一眼,都意会了皇帝的意思,便很知趣地回到了自己的坐席。

  片刻过后,一个身穿黑色官袍、气质不俗的官员,走上殿来行拜见大礼。

  但他还未及开口,皇帝就劈头一句:“说!你几时到的长安?”

  见到这般龙庭之怒,群臣皆是面面相觑。

  看来今天的朝会过后若是能安全回到家中,又该拜一拜吉星护佑了。

  丙吉顺势扫了一眼对面坐席,揣测其中一两个目光闪躲的官员或许会与此人相识。

  虽然对自己来说,这人是个生面孔,但从他的服制和皇帝的态度上,丙吉基本可以判断,此人是藩国使者的身份。

  排除太子,如今现存的皇子中,外戚李广利一支的昌邑王刘髆,和昨日见到过的小童刘弗陵都生活在长安,当然不需要使者。

  剩下的就只有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是早已离京就藩的。

  在这俩人中,刘旦从小机敏好学能言善辩,是个从不让皇帝操心的皇子。

  而另一个,却是皇帝从不操心的败家子。刘胥骄奢淫逸、喜好游乐的德行,已是尽人皆知,自然难得父王的好脸色。

  那这会不会就是广陵王刘胥派来的使者,丙吉心想。

  “回陛下,臣刚到长安,未曾停歇,就赶来呈报燕王的奏简……”此刻使者的回话还算沉稳。

  燕王刘旦?丙吉稍稍纳罕,自己竟然猜错了,可皇帝这个态度,又是几个意思?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