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珍卿展口舌书法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回讲到,谢董事长作了拍卖会前的致词。

  她在讲话中罗列了许多数字,又说了些感恩共勉的话,她就很克制地结束谈话,似乎不欲使气氛太沉重。

  这点到为止的发言,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这种反响,没珍卿想象中的多。

  其实,有不少来宾都安然稳坐,没有太大的反应。

  珍卿却受到极大震动,她从谢董事长罗列的数字里,感受到动荡年代的下层人民的痛苦□□。

  谢董事长说在整个西北,因各种灾害死亡的人数,已经达到二十万,而这个数字还在攀升。

  对比后世的各种大灾害,这个数字大得让人惊异,真是难以放在一起对比。

  这次慈善拍卖会,她也捐了不少首饰,好的坏的掺在一起,也有十件首饰。

  她的师长亲友送的首饰和文房用品,就属李师父、李师娘给的最贵重。

  珍卿挑来选去,找到李师傅给她的一方古董歙砚,虽是恩师所赠,但她不太经常用,咬着牙把它捐了。

  珍卿自然也听说过,此时的政府军队贪污成风,很多地方的腐败,都是塌方式的塌方。

  她一方面想多捐一点,一方面又患得患失的,怕捐的东西太多,到时候反倒落到那些蛀虫手里。

  所以只稍微捐了一点东西,这一点微薄的爱心,也不知道能否救下一些人命。

  灾情糟糕到这种地步,西北的军/政府责无旁贷。

  可是她在报纸上只能看到,军/政府消极应对灾情,处处推卸责任,置民众生死于不顾。

  蓦然间,珍卿感到胸中起了战栗,她既感觉自己的渺小,也感到这时代的可怕。

  她意外投生到这时代,幸运地托身在有产阶级,衣食无忧地长大。

  她能为这时代做些什么?她能为这些犬马一样活着,猪狗一样死去的人,做些什么呢?

  就算散尽她的私财,她又能救活几个人?她也有责任要尽,也想过安稳的日子啊。

  今天是拍卖会的头一天,前面的拍品都是小打小闹。

  珍卿捐的首饰很快就开始喊价了,五件首饰加在一起,卖了不到三百块。这还是竞拍这种形式,让拍品价钱虚高的缘故。

  她捐的古董歙砚,倒还没拿出来拍,肯定要放到后面两天的。

  拍卖会进行两个小时,今天的拍品就算拍完了。

  然后就是休息娱乐时间,大家吃吃喝喝,跳舞唱歌,还真都挺嗨皮的。

  吃喝玩乐的时间,比拍卖的时间还长。

  今天的拍卖会,谢公馆全数人员出动,连杜教授这种书生,也出来帮着撑场面了。

  谢董事长跟她前三个儿女,那都是八面玲珑的人物,满场地跟人谈笑风生,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陆/四姐和钱家两位表姐,都是年轻貌美的可人儿,也都算是谢公馆的人。

  她们身边几乎没空过,青年才俊一拨拨地来上来攀谈,有的是人上赶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