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九十二章 众望所归_奋斗在新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肯信你就见鬼了,你岂能不得寸进尺?只不过我猜不出来而已,也没有时间费心思与你猜谜。”

  李佑脸色抽了抽,含含糊糊的长叹道:“那又如何?”

  归德长公主要出行。实在没功夫和李佑磨蹭,很直白的要求道:“无论你打着什么主意,请你立刻罢手,此外可以给你补偿。”

  李佑低头忍住笑意,“那好罢,收手就收手。看在你我恩情的份上,补偿就算了。”

  归德千岁从来不是小气之人。大方豪爽的说:“一件是一件,我从不随便欠人情!你若不收,我便对你不放心。”

  平白得到好处的李佑站在驸马府外,很无语的目送千岁鸾驾远去。

  九月初九是节日,但苛刻的大明朝廷并不放假。相反,这日还是逢了三六九的朝会之日。

  李佑上完早朝。就回了都察院,继续当他的闲官。两淮盐案暂且结案,他便彻底清闲了。

  朝会之后的文华殿君臣朝议,李佑如果没有重要奏本必须面奏,是不能去参加的。从这点来看,他对朝政的影响力反不如当初担任分票中书时,这就叫以内驭外。连六七品掌科掌道能参加朝议,钳制宰辅九卿,这就叫以小制大。

  景和天子从皇极门移驾文华殿,其时殿中不过宰辅、侍班翰林中书、九卿、掌科、掌道而已,还有天子召来的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以及若干有要事上奏的官员。

  这个场景才是二十一世纪电视剧常见的“有事进奏,无事退朝”场景,但这不叫早朝,只是碰头会,不是固定化的仪式。

  甚至参加人员都不固定,很偏重于天子个人偏好,愿意召几十人来议论可以,愿意召三五近臣议论也可以。所以大明天子最大权力与前代相比,特殊之处就体现在这里,可以自由选择依靠谁来行驶皇权…

  从某种意义上,太宗文皇帝之后的二百年多里,文臣与太监以及文臣各党之间所争夺的,只是替天子分忧的权力而已。

  却说在文华殿里,天子身旁锦衣卫官高喊:“有事进奏,无事散去!”

  从班位中闪出一员,乃是文华殿大学士袁阁老,对天子奏道:“京师地面不靖久矣!朝廷原新设提督五城兵马司统领刑名捕盗事,历经数次纷争,原任李佑去后至今仍空缺。此职关系辇彀之侧长治久安,甚为重大而不可久旷其职!”

  闻弦歌而知雅意,殿上廷臣纷纷侧目。众人都知晓,当初李佑与太后赌气,曾上疏辞五城提督一职。结果不知为何弄假成真,莫名其妙的真丢了职务,却留了官位,成了个罕见的半调子免职,其中原因至今成谜。

  感觉这里面水很深哪,而且那李佑未必就心甘情愿的在都察院当无权闲官,说不定还在惦记这个职务。

  众人又想到,袁阁老今天忽的提起此事,莫非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