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第 90 章_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就是由朝中大臣亲手所拟写的了,顾成礼微微叹息,这种亲自拟题的考题,一般都是从当前朝廷的时政出发,要回答的往往可能是如今朝中老臣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那就不容易了,反而比不得那些从四书五经上捉摸来的。

  所谓内重外轻和外重内轻其实就是用来形容朝代的权力分配问题,若是朝廷和中央集权,而地方分权,那这就是内重外轻,反之,若是中央王朝的权力被削弱,地方权力反而偏重时,则会被称是外重内轻。

  其实,从皇帝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角度来看,肯定是希望内重外轻的,将所有权力集中到京城来,集中握在皇帝手里,这才是一个统治者真正想要的,而如今的大周也正是如此,偏偏大周并没有因此而强盛起来,反而平添了外虎视眈眈的隐患。

  历任统治者都忌惮外重内轻,因为地方权力过大,很容易就发展成割据分裂,渐渐地脱离朝廷的控制,导致一个王朝走向灭亡,这是汉唐两代的历史教训,可内重外轻也不见得就更好,虽无割据势力的忧患,却也让地方彻底失去了绥靖抵御敌寇的能力,引来周边各族的觊觎,若是朝廷中央稍微出点岔子,很可能就是内忧外患下直接被灭国。

  大周的朝臣一直极力追求轻重相维,也就是在中央朝廷集权的前提下,也要地方掌握适当的权力,但要想真正把控好两者之间的力度却很难。

  顾成礼前世是理科生,哪怕他头脑敏捷,想法也很灵活,但是对于政治政

  体这些东西是真的不在行,就算如今读了很多书,努力学着如今士大夫们的那些文化内涵,可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顶多是成为了一个书生,从原来的理科生转成文科生了。

  但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哪怕对政体结构这些制度框架不是很懂,却可以借鉴前世的经验,不提前世他的国家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更是历经多个王朝,他完全可以借鉴那些朝代的制度,将它们放一起糅合比较一番,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借鉴一下外国的一些经验,更甚至他还有的优秀成果,以及资本主义新兴时期的进步之处,总而言之,他的储备库资料充足,哪怕如今顾成礼拿到的考题并非是自己所长,也丝毫不慌。

  顾成礼一开始想到的是清朝制度,如今的大周制度其实有很多地方都与前世的宋明时期相似,可宋明两个王朝最后都不是什么好结局,而是由外族铁骑踏入,然后国破家亡,酿成闻者掉泪的惨剧,可清朝不过是一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反而还持续了数百年,若不是西方人的工业文明领先太多,那种腐朽统治可能还要持续下去不少年。

  清朝的统治在顾成礼是腐朽落后的,甚至皇权独断专行,而形成了一个吃人的社会,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