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两个战场_新二战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好,很龌龊,美国人很喜欢,他那保守地思想、酥软的骨头、谄媚的笑脸,都无一例外的表明了,他更适合成为法国未来的领导者,所以,美国人决定这位听话的人取代不听话的戴高乐。

  就这样,美国人同英国人的利益出现了契合点,而唯一从中受损的将会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一个无关紧要的国家。

  美英肚子里能打小算盘,戴高乐以及他的幕僚们也不傻,因此,他们想到了苏联,在欧洲,如果战后还有谁可以同美英抗衡的话,那无疑就是苏联。戴高乐想得很清楚,战后法国需要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已恢复其经济势力,而在这段期间内,法国人对内要勒紧腰带过日子,抡开膀子搞建设,对外,同样不能没有丝毫举动,否则的话,曾经一度辉煌的法国,最终将沦为二流国家。戴高乐不想放弃对法国的主导权,又不愿意看到法国在自己的手中没落下去,同时,又得不到英美的,那该怎么办?很显然,只有向苏联靠拢,这种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日子不好过,但是这样的外交手段,却非常的实用……不真正的靠拢在任何一边,也不向谁屈膝服软,一切向利益看齐,所谓的务实外交,也莫过于此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不关心,”楚思南想明白了其中的缘故,心里便有了谱,很显然,他对这些事情并不怎么关心,面对法国人极有可能送来的示好,他更关心的是,能够从中拿到什么样的利益。不要以为即将接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职务了,他楚思南就什么事情都要去管,像这种问题,一般都要由相应的对策专家组去协商讨论,制定出一整套的方案,然后领导人所要做的,就是一个拍板。

  “告诉我,你感觉同法国人接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吧,我想先听听你们对外联络部门的意见。”楚思南说道。

  “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没有仔细的研究过,”谢米怡斯内伊说道,“如果说有,那么也只有一个初步的预案。一般看来,如果能在西欧楔上一根钉子,至少来说对我们没有什么坏处,至少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乱美英的阵脚,迫使他们在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上重新做出考虑。另外,我想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拢法国,那么我们长期以来调动不灵的‘诺曼底,航空队,也应该另有一番作为了吧。”

  “诺曼底”航空队,一支完全由“自由法国”在苏联国境内组建的空军力量,虽然这支空军力量完全装备的是苏制雅克飞机,但是他们却并不归属苏联控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就因为这支空军的组建,是按照苏联同美英之间签订的一系列援助条款完成的,也可以说是美英提出的一项附加条件。对德战争几年来,这支完全由法国飞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