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不在乎再打几年_新二战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对的缄默,没有半个人出来做任何表态,那气氛感觉起来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过。苏联国内没有对此事做出反应,不表示国外的某些媒体不会做出反应。从莫斯科的动乱一开始,美英等国地媒体就开始盯着东边不放,而当那边大幕落下之后,各个媒体就更加疯狂了,什么“类似于法西斯的独裁”,什么“没有任何民主可言的暴政”等等,一大堆的帽子扣到了苏联的脑袋上。而楚思南呢,也从当初那个家喻户晓的“红色战神”,一转身成为了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并驾齐驱地大独裁者,大野心家。

  老实说,楚思南对英美国内这些媒体上连篇累牍的宣传报道感觉很不爽,他要发脾气……

  在巴列维皇宫的金色大厅里,楚思南一脸怒容地倚坐在一把豪华的墨绿色软椅里,目光炯炯的盯着对面的几个家伙,一名出身安全委员会的翻译,局促的坐在他身后,正将刚才对面那两个家伙所说的一番话翻译给他听。

  而在楚思南的对面,隔着宽敞的王宫大厅,行动不便的罗斯福与行动更加“不便”的丘吉尔也各自坐在一把相同的软椅上,后者叼着的那根大雪茄,兀自冒着缕缕的青烟。

  今天是德黑兰会议正式召开的第四天,按照议程安排,今天应该就战后德国以及战后日本的处理问题达成各方的认同。但是出乎罗斯福与丘吉尔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对面这个眼看即将要成为苏联第一人的年轻军人,竟然在会议召开之前来了个节外生枝,他要求在各方达成协议之前,先解决一个同盟内部的问题。

  当然,会议嘛,本身就是为了通过协商,解决各国彼此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既然是协商,那么就要大家一起来商量着办,所以呢,楚思南提出问题来,本身无可厚非。可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他提出来的要求,让罗斯福、丘吉尔这两位领导人颇感为难,而且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同此次的德黑兰会议没有任何关系。那楚思南提出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很简单,他以目前苏美英同属于反法西斯同盟阵营为由,要求两国政府平息其国内报刊对苏联政府的各种诋毁。

  很显然,楚思南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是那么容易在罗斯福、丘吉尔那里通过的,一方面来说,美英的体制同苏联不同,那些本身就是大财团的报业、电台,即便是总统、首相也不可能没有理由的强行压制他们的言论。另一方面,对苏联的负面宣传,也是这两位以及两国政府的高层所希望看到的,对于他们来说,苏联的红色政权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他们的革命输出更是危险至极。这样类似的负面报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国内的“红色运动”高涨趋势。所以,一直扮演着黑脸的丘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