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八章 再起硝烟_新二战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场推进,却是一无所获。不仅如此,他们甚至在德军两次突如其来的反突击作战中,被打的狼狈后撤,一度丢失了易北河西岸战略要地施腾达尔。

  面对这一被动的局面,盟军指挥官们颇为无奈,只能坐看着自己的盟友,同时也是对手的苏俄人,一步步的向柏林持续推进。

  与美英盟军的情况不同。尽管苏军在前线推进的道路上,面对着德军残余主力部队地抵抗。但是在数年的对德战争中,无论是苏军中地指挥官。还是普通的士兵,都已经受到了绝对地磨练,他们清楚的知道如何同德国人作战,如何在有效消灭敌人的同时,保存自己的实力。与此同时,随着他们在战场上的推进,德占区的各国左翼政党。也相继发起了旨在配合苏军攻势的起义、游击战。从十月初开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波兰等国,先后爆发了大规模地反法西斯武装起义。他们破坏德军的后勤运输线、兵站、飞机场;暗杀德军指挥官;甚至集中兵力进攻德军防线后翼防线,在匈牙利,以匈共、匈牙利民族农民党左翼为首的民族独立统一战线,甚至一度组织游击队。破坏了布达佩斯外围的全部铁路运输线。

  各方面的原因集合起来,从而使得苏军在正面战场的推进相当顺利。

  十月中旬,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为主力地苏军进攻兵团。在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右翼配合、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左翼配合下,以十六个诸兵种合成兵团、四个坦克集团军、两个空军集团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对波兰境内维斯瓦、奥德河一线的德军重点防御地带发起猛攻。

  按照苏军最高统帅部地战役制定计划,这一战役的最终目的以及根本企图,就是为了粉碎德军a集团军群并前出奥德河,从而为向柏林实施决定性突击创造条件。在战役的安排上,苏军进攻部队的企图是,先以维斯瓦河左岸地区的马格努谢夫、普瓦维、桑多梅日三个登陆场为出发点,分别向波兹南方向、罗兹方向以及波兰北部方向实施纵深的迂回突击,以撕裂德军的防线。当这一步战役企图实现之后,苏军各个方向的进攻部队,将会向西发动快速突击,以击溃德军企图前来增援的后备部队,同时,三个突击方向于西里西亚工业区西部地域会合,从而对该地区的德军防御部队实现合围。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在战役发起之初就已经基本决定了最终胜负的战役。为了赢得这场战役,苏军战前空前扩充了乌克兰方面军以及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实力,参与这场战役的四个方面军,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苏军方面军,而是一个大规模的战略集团。四个方面军,共掌握兵力二百二十余万,火炮、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