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攻克柏林(1)_新二战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创造最为有利的条件。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激战。近卫坦克第三集团军下辖的坦克第七军最先撕开了德军在这个方向上的防线,成为第一支进入柏林市区的苏军部队。其时,负责指挥坦克第七军地是卢列昂诺夫少将。在获知自己的前锋部队成功突入柏林市区的消息之后,这位年仅三十三岁地少将大呼小叫的冲出军级指挥部,同身为军事委员的谢斯捷年科急不可耐的乘车进城。结果乐极生悲,两人所乘坐的美制军车,在泰尔托运河河边,被一辆正在抢渡的坦克撞翻,卢列昂诺夫右臂小臂骨骨折,谢斯捷年科的**上被刮掉了一大块肉。于是乎,这两位就成为了攻克柏林战役中,受伤职衔最高的苏军指挥官。柏林战役结束之后,在莫斯科召开的苏联红军全军庆功大会上,身为全军统帅的楚思南,亲自为这两位受伤的英雄颁发了勋章。在那有几千名苏军中高层将领参加的庆功大会上,楚思南拍着两人的肩膀,对在场的全体将领戏言道:“卢列昂诺夫同志与谢斯捷年科同志绝不仅仅是我军柏林战役中涌现出来的出色指挥官,同时,他们还是我们全军最杰出的实践者,正是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美国人制造的吉普车,在抗撞击能力上,同我们的坦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突破了泰尔托运河德军防线之后,近卫坦克第三集团军同第二十八步兵军的进攻节奏开始放缓,毕竟接下来的战斗就是最为艰难的城市巷战了,在这种类型的战斗中,单纯依靠坦克部队的迅猛推进,那和送死根本就没什么区别。

  坦克需要步兵的协助,步兵需要坦克的掩护,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柏林战役攻坚阶段苏军的唯一战法。在那一条条堆满了砖瓦废墟的街道上,装备着122毫米坦克炮的is-2重型坦克,滚动着沉重的车尔亚宾斯克履带,或五辆一组,或三辆一组,成品字形缓缓前进。每当行进到某栋可能藏匿着德军散兵的建筑废墟前面时,就会转动炮塔,带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将那栋建筑以及藏匿其中的德军士兵轰塌下来。随即,在那滚滚的烟尘还没有平息的时候,跟随在坦克四周的苏军士兵,就会一窝蜂的冲上去,用机枪、手榴弹甚至是火焰喷射器,将建筑内残留下的,以及仍旧隐匿在地下室中的德军士兵彻底剿除。

  此时的德军已经完全失去了有效的组织,苏军之前大规模的轰炸和炮击,已经打掉了他们的指挥系统,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完全中断,上级指挥部门的指挥命令根本下达不到各个作战部队。因此,散布在城中各个防御地点的德军部队,基本上都是在各自为战,这样的战斗即没有什么技术性,当然也更没有什么所谓的前途。此时的德军士兵之所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