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黎明前风暴来袭(中)_新二战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npxswz各种乡村都市诱惑“《真理报》事件”引发的风波是强烈的,在斯莫尔尼宫会议之后的两周时间内,包括《真理报》主编莫洛托夫、中央书记处书记马林科夫、国防委员会委员伏罗西洛夫在内的一大批苏联最高组织成员受到了隔离审查。作为秘密警察的头子,贝利亚本人虽然全权负责调查这起事件,但是他也同样未能逃脱被审查的命运。

  难怪斯大林会如此的大动干戈,即便是楚思南本人,也觉得这次克留奇科夫同志的确是操之过急了,而且整个行动的策划,也是有些地方使用的手段过激了。

  那篇关于图哈切夫斯基的报道,的确是出自楚思南之手。在完成稿子之后,他通过秘密的渠道转交给了克留奇科夫,原本他的打算,是要讲这篇报道发布在一个普通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的报纸上面,其作用也只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为图哈切夫斯基一干人含冤抱屈,以便将来平反之用。但是原本还显得很听话的克留奇科夫,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出了岔子,他没有听从楚思南的计划安排,而是擅自买通一个克里姆林宫秘书处一个叫克尔钦斯基的秘书,由此人将这篇稿子直接送去了《真理报》。由于时间上的紧迫性,再加上送稿件的人身份特殊,所以,作为苏共中央机关报的《真理报》编辑们,来不及仔细思考这篇报道的影响性,就在仓促之间改掉了版面,把这篇报道排了上去。事后,克留奇科夫亲自出手,将克尔钦斯基灭口,所以,当贝利亚安排的人找到克尔钦斯基的住所时,所能得到的仅仅是一具尸体了。

  克尔钦斯基的死,无疑让秘密警察的调查行动暂时失去了线索,不过这样一来却换来了斯大林更加不可遏止的怒火,这位性格多疑的老狐狸很快就给这次事件定了一个性——“这是敌人的破坏,这个敌人不是托洛茨基组织的残余,就是德国法西斯的间谍。”这样一来,原本应该属于新闻报道偏差的问题,就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化成了苏维埃政权同敌特分子的斗争问题。

  事件的性质变了,打击力度自然就要加强了,打击面自然也要变大了,打击的手段自然也同样要变得多样化了。一时间,森冷恐怖的阴云弥漫在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上空,不过这片阴云却是在这方面长袖善舞的贝利亚同志最希望看到的,毕竟曾经操作过很多次了,再做起来轻车熟路、游刃有余。最重要的是,这是打击自己政敌的最好机会。

  一切都像是新的开始,一切却又都像是历史的重演。

  从斯莫尔尼宫会议结束之后,暴风雨就开始酝酿。楚思南在第一时间被圈禁起来,在他的居所周围,岗哨林立、戒备森严,除了作为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