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年轻狂响曲》_我的人生狂跑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声夺人!

  开局暴击!

  这是柳乘荫通过学广告所领悟的技巧。

  通过接近重力加速度流畅运镜,以及双手和四周留白所形成的画面感,这让观众们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

  接着是,大众眼中高逼格的钢琴,配上听起来不急不缓,实际上速度得让人难以看清的反差。

  当观众还在将注意力放在视觉上时,骤然响起的钢琴声,仿佛来了一手暗度陈仓,击垮了毫无准备的观众的心理防线。

  观众们很快就沉浸在了这似缓实急的旋律中,情绪随着旋律越来越振奋!

  然而,就在观众们渐入佳境的时候.....

  弹奏突然停止了。

  随后,双手离开了钢琴。

  观众们懵了。

  就这?

  他们兴头才刚起来,结果突然断了,搞得他们上不上下不下的。

  跟谁学的?

  如果有人问柳乘荫这个问题的话,柳乘荫会告诉他们:他是跟跟网文作者学的。

  嗯,这是柳乘荫他们看网络小说取材的所学到的。

  然而,观众们再不乐意,电影也没有因此惯着他们,来个当场改剧情什么的,依旧是“我行我素”地继续着下面定好的剧情。

  镜头顺着离开了钢琴的双手,一晃,怼到了一张年轻的嘴巴。

  一个叹气声从这张嘴巴中传出。

  接着,镜头一拉。

  屋子里,一个年轻人坐在钢琴前。

  这年轻人就是葛俊,准确的说,他是葛俊所扮演的钢琴王子——孟华。

  孟华,转头看向一个方向。

  “进来。”

  原来,孟华之所以停止弹奏,因为使用有人敲门。

  观众们虽然对“断章”有些不满,但那首没能完全展现的曲子,但开局的暴击终归是成功撩起了他们对后面内容的期待之心。

  事实上,改过的剧本在框架上大体跟柳乘荫最初的版本差不多。

  但为了体现柳乘荫的编剧能力,专门加入了一些可以展现想法和复杂剧情处理能力的剧情,并修改了一些bug,提升剧情的逻辑性。

  为了展现柳乘荫的导演能力,他将大部分脱离现实的画面遵循逻辑性进行了修改,使其更符合实际现实,更生活化。

  但又保留了几个大场面,用于展示柳乘荫“来源于生活,有超脱于生活”的艺术加工能力。

  以这种方式告诉别人,他即可以“现实”,也可以“理想”。

  说白了,这部电影主要就是柳乘荫用来“炫技”和“对答案”的,一切都是为了冲奖去的。

  电影继续。

  敲门进来找孟华的人是他们乐队二号人物,一个名字叫兰悦的女生。

  兰悦来是要告诉孟华,因为民乐队最近几年参赛的成绩都不理想,所以学校打算以后都直接将今年的参赛名额交给洋乐系。

  为了体现逻辑性,柳乘荫对原本的“废除民乐系”做出了修改,变为了“夺取参赛资格”。

  毕竟,以当前的国情,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