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1章 谁更适合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油制乙烯,还是乙烷制乙烯,林德使用的都是同一个炉型。九十年代的时候,石油集团吉省石化公司就采用林德技术建了一套年产30万吨的乙烯装置。2004年的时候,他们进行装置改造,又采用林德的技术新建了2台裂解炉。据我所知,林德这次转让的就是这一型裂解炉的技术。胡厂长也是管理过大企业的……”

  胡厂长连连谦虚,“不敢,不敢!我那算什么大企业!”

  “胡厂长太谦虚了!”杨东升笑了笑,“胡厂长管理过钢铁厂,肯定知道每一座大型工厂都是一台精密仪器,需要很多人共同协作才能顺利运行。先进技术确实是好的,但是一套新技术引进之后,需要调试设备,培训人员,完全上手至少好几年。相比之下,如果手上有类似的设备,直接调过来一批老人,再招一批有经验、有学历的新人,以老带新,上手就要快多了!”

  “我明白了,谢谢杨总,谢谢!”胡厂长千恩万谢。

  对地方来说,哪家技术先进无所谓。

  哪个能先达产,先创造税收,创造GDP,才是更重要的。

  毕竟明后两年,对他的老板来说,也是一道坎。

  来到办公室,听李主任汇报完工作安排,杨东升开始处理文件。

  这一次东升集团收获满满,仅东升-390重型燃气轮机,就卖出去了10台。

  还有中小型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压缩机、大型柴油机、双闸板阀、单闸板阀……

  他们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之前只在冶金、采矿行业有应用,这一次也进入了石化、电力行业。

  订单多是好事,但是一下子来这么多,也是坏事。

  整个交货期限都很紧,必须做好工作安排。

  接连处理了十多份文件后,杨东升对着一份工作计划有些皱眉。

  对东升集团来说,明、后两年的经济危机,也是一次挖人的好机会。

  除了沪上、华京,杨东升准备在特区、南江、长安、蓉城、金州等几大城市设立多个研发中心。

  吸引那些留在国外的华人科学家,回家乡工作。

  但是手上这份计划做的还不够。

  杨东升按下通话器,叫来李主任。

  “叫他们重新做,胆子可以再放大一些,不要怕浪费!”

  杨东升不能说,他已经准备对日本下手,到时候会有大批日本人加入进来。

  手术小半个月之后,李如风他们家老爷子那边放出消息,说是可以探病了。

  沪上、华京、粤城陆续来了不少人,对于李家来说,这是一次拓展人脉的机会,也是明、后两年XX工作的预演。

  连班长都从华京赶过来,邀请杨东升跟他一起过去探病。

  病房内,老爷子胳膊上打着点滴,嘴里插着气管导管,胸口连着各种电线,床边挂着集尿袋。

  只有胸口的起伏,和心电监护仪上显示的心跳,才表明这不是一个死人。

  李家老小守在旁边,做足了架势。

  之前那个豪爽不输男人的老太太,默默坐在床边,抓着老爷子一只手,一句话也不说。

  就算有人到来,也只是眼皮子抬一下。

  李琪忽然指着躺在床上的老爷子道,“太爷爷哭了!”

  杨东升一看,就见两行热泪正顺着老爷子的眼角往下流。

  请收藏:https://m.huaben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